您所在的位置:

教育新闻> 正文

泸州市天立小学:六立一达培育多元梦 拔尖创新铺就成长路

发布时间:2024-11-21 15:51:40 来源:川江都市报

近年来,泸州市龙马潭区天立小学坚持打造以“六立一达”为核心的课程体系,通过系统化的课程建设,围绕“质量为轴、多极支撑、品牌战略、多元赛道、精准拔创”五大抓手,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六立一达构建多元梦 创新人才引领未来路”的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之路。

六立一达 实现精准培养

何为“六立一达”,天立小学校长李杰如是说,“六立一达”是天立小学课程体系纲领。“六立”即立身,培养学生良好生活习惯与健康体魄;立德,塑造高尚品德;立学,激发浓厚学习兴趣与高效学习能力;立行,强化实践行动力;立异,鼓励创新思维;立心,呵护心理健康。“一达”则是达人,致力于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综合素质突出之人。“六立一达”课程体系涵盖了多个领域,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和实践,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成长空间,助力他们在品德、学业、身心等方面茁壮成长。

李杰认为,国家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小学阶段肩负着早期识别和培养潜在创新人才的重任。而“质量为轴”强调学校的各项工作都要围绕教育质量这个中心展开,确保教学的高效性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多极支撑”通过丰富多样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平台和发展机会。因此,天立小学坚持实施“品牌战略”,旨在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学科品牌活动和家校合作平台,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教育品质。“多元赛道”为学生提供了文化考试、学科竞赛、专项发展等多种发展途径,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精准拔创”则通过个性化指导和专长导师制,实现对有潜力学生的精准培养。


四大课程 构建多级支撑

在明确了“六立一达”的体系纲领后,天立小学精心构建起了“国家必修课程+天立专修课程+骄子精修课程+校本选修课程”的特色课程体系,形成了“六立一达”的多级支撑。

据介绍,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足开齐国家必修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教学质量这条中轴线,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天立专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阅读与写作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数学思维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数学游戏、数学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数学建模、数学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英语口语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科技创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骄子精修课程是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开设的高端课程,主要包括学科竞赛、科技创新、艺术体育等方面的学习。学校为学生提供专业的艺术体育培训,培养学生的艺术体育特长和综合素质。

校本选修课程则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开设了书法、绘画、音乐、舞蹈、足球、篮球等多个校本选修课程。书法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书法艺术素养和书写能力。音乐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艺术素养和表演能力。舞蹈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舞蹈艺术素养和表演能力。足球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足球运动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足球训练、足球比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足球水平和身体素质。篮球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篮球运动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



多管齐下 搭建发展平台

在此基础上,天立小学全面实施品牌战略,开设多元赛道,为有特长的学生提供专项发展机会,同时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多管齐下,为学生成长搭建了多元化的发展平台。

学科品牌活动。学校各学科组根据学科特点,打造了一系列学科品牌活动。这些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科素养,也为学生的特长发展提供了平台。

家校文化节暨课博会,旨在加强家校合作,展示学校的教育教学成果。活动期间,学校邀请家长走进校园,观摩课堂教学,参加亲子活动,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同时,学校还组织教师开展课堂教学展示活动,邀请专家进行点评和指导,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更重要的是,家校文化节暨课博会的举办,加强了家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为学生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同时,也展示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成果,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学科竞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天立小学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学校组建了学科竞赛辅导团队,为学生提供专业的竞赛辅导和培训。同时,学校还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竞赛水平。

专项发展是为有特长的学生提供的发展渠道,天立小学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为学生提供了艺术体育、科技创新等专项发展的机会。学生可以在专项训练队中接受系统的训练,提高自己的专项技能水平。通过专项发展,学生的特长得到了充分发挥,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此外,学校通过个性化指导、专长导师制等方面,对具有发展潜力的学生进行“精准拔创”:学校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特长,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发展方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和不足,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专长导师制是学校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而推出的一项制度。学校为有特长的学生配备专长导师,导师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发展需求,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指导学生进行专项学习和训练。专长导师制的实施,为学生的特长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大创新 丰富办学特色

“在探索实践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上,我们一直在努力实现突破,体现天立小学的办学特色。”李杰说,天立小学办学特色的“创新”可以体现在四大方面,即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创新、评价体系创新和家校合作创新。

课程体系创新。天立小学构建了以国家必修课程为基础,天立专修课程、骄子精修课程、校本选修课程、艺体俱乐部、强基育苗计划等多极支撑的课程体系。这种课程体系打破了传统课程的单一性,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学习机会和发展平台。

教学方法创新。学校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学校注重学科教学的整合,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教学效率。

评价体系创新。学校建立了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评价方式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学业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等。这种评价体系更加科学、全面,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家校合作创新。学校通过举办家校文化节暨课博会等活动,加强了家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同时,学校还建立了家长课堂,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和培训。此外,学校还邀请家委会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决策,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做实做精 让人才更“拔尖”

经过近几年来的不断探索实践,李杰认为,小学阶段对潜在创新人才的识别和培养重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重视早期教育。早教启智育童心,奠基人生铸未来。小学阶段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时期,学校和家长要高度重视早期教育,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是坚持质量为本。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更是学生“全员、全面、全人”发展的保障,学校要始终坚持质量为本,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师素质,优化课程设置,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是注重个性发展。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一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赛道!学校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和潜力。

四是加强家校合作。家校合作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建立良好的家校关系,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五是创新教育理念。教育需要不断创新,学校要积极创新教育理念,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模式和方法,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供有力支持。

“天立小学以‘六立一达’课程体系为载体,在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李杰表示,在未来的发展中,学校将继续夯实课程建设,坚持“质量为轴、多极支撑、品牌战略、多元赛道、精准拔创”为抓手,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将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模式做实做精。

李杰 庞春梅 川江都市报记者 何晓梅 摄影报道

编辑:朱付春 责任编辑:马群 审核: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