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教师论文> 正文

构建集团课程群 聚力赋能促成长|泸州市江阳区第六学区“博雅”课程群建设实践探索

发布时间:2024-05-31 09:39:30 来源:川江都市报

              泸州师范附属小学 梁祖秀

泸州师范附属小学校(以下简称泸师附小)成立于1902年,至今已有122年的办学历程。2020年,泸师附小与泸州国家高新区小学组建泸师附小教育集团,开始集团化办学之路。2022年,以泸师附小为领航学校,广营路小学、高新区小学、分水岭学校为成员学校建立了江阳区第六学区共同体,成员学校里有城区小学、郊区小学、乡镇小学,每一所学校都是独立法人。我们尊重原有学校的文化,提出“志同道合、和而不同、周而不比”的学区文化理念。2023年,泸师附小以高分荣获四川省首批义务教育优质发展共同体领航学校称号。近年来,学校逐步完善建立了“一个中心,七大平台,四维合力,四大愿景”的“和雅教育1744”学区建设立体建构模式。以管理互动、课程齐动、教学联动、交流带动,管理共治、课程共建、教师共培、资源共享、发展共进的“五共四动”工作方式,推动各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把课程作为学区教育的核心载体,完善育人模式和全员育人体系,优化课程的研发和管理,提升课程领导力。

一、构建了“1+6+N+X”的博雅课程实施框架

“和雅教育”是泸师附小的办学特色,“三雅 ”是广营路小学的办学特色,高新区小学挖掘象征清廉高雅美德的荷花而形成“新荷文化”,分水小学的“岭竹文化”里蕴含了竹子的雅致高洁。我们挖掘各校文化中显性和隐性的“雅”字,开展“博雅”课程的构建。“1”指以博雅课程为中心。“6”指博雅课程的6大课程群,分别是尚雅课程、慧雅课程、健雅课程、美雅课程、创雅课程、趣雅课程。“N”指的是每一门大课程下面的小课程群。如“尚雅课程”里面有励能课程、代英薪火等多门课程。“X”指的是在小课程下面建立了微课程,如修礼仪式课程中有“启修”“修智”等微课程,其他课程同样如此。有了课程框架,集团内的所有学校就有了方向,1和6完全相同,N和X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有所不同。

二、构建了“一核三翼四维”的规划研发机制

一核是以提升教师课程领导力为核心,三翼指研发的三个方向,即基础课程+学科综合课程+综合学科课程。四维指定向、定点、推线、铺面四个维度推进节点。

定向:泸师附小帮助成员学校进一步梳理本校的历史、现状、校情、师情和学情,结合学校当前的优势及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明确学校特色课程群建设的重点、方向和步骤,做好相应规划。

定点:确定特色方向,重点打造特色课程,关注各学科课程校本化推进、适合不同学生的课程群构建。如分水的油纸伞是国家级文化遗产,我们就帮助分水学校打造“油纸伞主题课程群”;广营路小学紧邻历史悠久的忠山公园,我们就利用课后服务课程打造“习雅”课程群;高新区小学旁边是一片荷花基地,我们就打造“新荷”课程群。

推线:以特色课程教师团队牵头,带动其他学校开展学科课程建设。如泸师附小开展的“大美中华”主题课程群,在国家基础课程目标的指引下,统整课程目标,融通课内课外的内容。一、二年级启程篇以“醉美泸州”为主题,三、四年级知行篇以“天府四川”为主题,五、六年级修远篇以“盛世中国”为主题,围绕“美景”“美食”“传统文化”等主题开展课程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成效。我们带动每个学校每个年级开展“大美中华”融合性课程的课例研究,《访地问名》《跟着三国游四川》等50多门融合性微课程应运而生。此类特色课程还有职业启蒙课程群、特色劳动课程群、附小印象课程群等。

铺面:以课程建设为主线,带动学校整体的管理优化、教师专业发展、资源库建设等,最终实现学校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以尚雅德育课程为例,除了对尚雅德育课程内涵的解析,还包括了学科价值观、课程理念、总体目标、课程阶段目标、课程结构图、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内容。学校统领性的课程群由学校构建,带动整个学校德育工作,年级或者教师个人微课程由教师按照以上内容进行构建。

三、构建了“教、学、研、评”四位一体的实施与评价策略

课程规划和研发后,我们通过教、学、研、评开展课程实施、课程改进与评价。特色课程群设计好以后,第一步由领航学校教师先在领航学校研究——试教——成型,第二步到各校开展示范,第三步由各校教师试教,领航学校教师评议指导,第四步由各校教师再次试教,领航学校教师指导改进,第五步由各校教师在四校课程展示活动中分别展示。每学期,领航学校会对成员校开展一次督巡,进一步促进课程建设的整体推进。学区每年开展一次现场课程展示活动,评出一、二、三等奖,对优秀课程进行推广应用。

在集团化、学区化办学过程中,以”课程建设“为杠杆,努力撬动共同体学校之间的相互帮助,不断实践、反复总结和反思,提高了办学水平,缩小了城乡学校之间的差距。以高新区小学为例:高新区小学在泸师附小“和雅教育”的引领下,以“新荷教育”为文化主线塑魂追梦,打开了办学新格局,社会满意度大大提升。学生和家长从“不愿来”到“主动来”,学生总人数迅速增长,从两年前1300余人到现在已接近2000人。在2022年、2023年江阳区校园目标考核中,共同体四所学校均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学区教学专著《亮出你的教学主张》于2023年公开出版。

百舸奋楫路,年岁谱华章;名贤传雅韵,校训励凤凰;泸江汇清流,师德耀江阳;附园樟树茂,小童长栋梁。坐落在泸州市江阳区凤凰山上的泸师附小,将不断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继续完善第六学区办学模式,发挥团队办学强大优势,努力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附小贡献。

编辑:朱付春 责任编辑:马群 审核:周菁